2025年6月下旬,央视扫黑大剧《以法之名》的热播深圳配资,掀起了一波收视热潮。
这部剧播出以后,热度和话题讨论度一直都居高不下,可以说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一部爆款剧集。
然而,随着这部剧的热播,一番男主张译不仅没有收获任何掌声,反而收到来自不少观众的批评,“演技模式化严重”“把检察官演的太怂了”......一系列吐槽之声不绝于耳。
说实在的,张译作为影帝,他的表现相较以往剧集确实有些让观众失望,但他的演技也没差到让网友群起而攻之的地步。
面对网友铺天盖地的质疑,张译坦然接受,他选择暂别荧幕,真正静下心来体验生活,今后才能塑造出令观众满意的角色。
尽管大家对张译在《以法之名》中的表现不买账,可官方还是对张译的演技给予了高度认可。
2025年7月29日,演员张译被北京市人事考评办公室授予了国家一级演员的职称。
这一次,47岁的张译再次破了演员的天花板!张译虽身为职业演员但并未挂靠事业单位或国有剧团,以独立身份获评,业内罕见。
而官方对张译在表演事业上的认可,也狠狠打了那些质疑者的脸!
一级演员的评选
要想知道这个荣誉的含金量,我们必须搞清楚国家一级演员的评选标准。
国家一级演员是中国对为繁荣国家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演员给予的领域最高职称,它是演员在艺术上做出重大贡献而被给予的专业肯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一级演员属正高级职称,要想评上这个职称,需满足代表作影响力、行业贡献、专业资历等多个硬性标准。
一般来说,挂靠事业单位(体制内)的演员在评选国家一级演员的时候会更容易一些。
像大众所熟知的李雪健、唐国强、游本昌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就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除了影视作品之外,人家还有很多拿得出手的话剧作品。
而冯远征、宋丹丹、梁冠华、濮存昕等家喻户晓的老一辈演员深圳配资,他们则是北京人艺的台柱子。
或许在影视奖项上人家没有大包大揽,但在话剧舞台上,人家可是独一档的存在。
张国立、王志飞等塑造过很多经典影视角色的老戏骨则是铁路文工团的代表性人物。
李幼斌、侯勇、侯天来、冯恩鹤这几位熟脸则是背靠八一电影制片厂。
强如陈道明、陈宝国等重量级大咖,他们在没成名之前,也是有编制的。
虽然现在看来,他们的奖项和表演成就,已经到了不靠单位也能评选为一级演员。但有这个编制在,评选起来还是比一般的演员要容易一些。
即便是出演了很多烂剧,遭到观众吐槽的靳东,人家也是国家一级演员。
评选成功的原因不只是靳东担任煤矿文工团的团长,而是人家在话剧领域有突出贡献,曾凭借《惊天雷》拿到过极具含金量的话剧金狮奖。
要说不靠编制也拿到一级演员职称的,在演艺圈当然也有先例。
观众所熟知的鲍国安、刘晓庆、李保田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而这些人在演艺圈的地位以及在表演上的成就也是非常高的。
通过以上多位一级演员的履历不难看出,要想成为官方认可的一级演员还是非常难的。
而张译这次则是通过北京市针对“特殊特艺人才”的绿色通道,由3名正高级专家+1名负责人联合举荐,采用“一事一议”的严格评审机制。
从演不上戏到“大满贯”影帝
或许连张译本人也没想到,自己在47岁的这一年,演艺事业能够再破天花板,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力挺。
说实话,单从张译的演艺经历来看,他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属实是一个奇迹。
1978年深圳配资,张译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工薪家庭,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是语文老师。
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艺术细胞,张译从小就对播音和表演情有独钟。高二那年,张译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并且拿到了专业课第一的好成绩。
但是,由于张译只是高二学生,按规定不能参加高考,所以张译与向往的学校失之交臂。
次年,高三的张译再度报考同一所学校,并取得了专业课第三的成绩。但是那一年,学校在东北地区只招收两个人,张译遗憾落榜。
来到北京后的张译几经辗转,在报考中戏、军艺等校无果后,最终成为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的一员。
当时的张译长相普通、身材单薄,并且还是大长脸,因此有了个“驴脸”的绰号。
由于外形条件受限,在话剧团的时候,张译一直没戏可演。
直到2000年,团里排演《爱尔纳·突击》,也就是话剧版的《士兵突击》,张译被选为袁朗的B角。
如果主角生病的话,作为替补的他就可以上。张译为此兴奋了很久,他把《士兵突击》研究了一个透。只可惜,这部话剧的所有演员始终没有一个人生病,所以他一直没能上成台。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张译做过主持人、写过剧本,也到各大剧组去面试过,可都没有得到机会。
直到2005年,张译抓住了一个重大的机遇,他听说电视剧版《士兵突击》要开拍了,想起自己在话剧版里始终演不上的那个主角,他动笔给导演康洪雷写了封自荐信。
为此,张译为自己争取到了“史今班长”一角,张译在《士兵突击》中的表现得到了许多观众称赞,这是张译第一个被观众记住的“荧幕形象”。
此后,张译的演艺事业迎来春天。接下来的几年张译相继出演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雪花那个飘》《北京爱情故事》等一系列热门影视剧,这个长相并不出众的演员开始有了观众缘和知名度。
2014年,在多部影视剧都有过不俗表现的张译终于拿到了自己人生第一个大奖。
那一年,张译凭借电影《亲爱的》拿到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他证明了自己不靠脸也是可以演好戏的。
接下来,张译在电影领域持续发力,在《山河故人》《追凶者也》《我不是潘金莲》等影片中都有亮眼发挥。
电视剧方面,张译也没有落下,凭借一部《鸡毛飞上天》,张译一举斩获白玉兰奖和金鹰奖两个视帝。
自此,张译的演艺事业彻底迎来全面爆发,其主演的《红海行动》《一秒钟》等电影都收获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2019年,张译凭借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拿到了华表奖影帝,正式开启了电影奖项上的收割之路。
2021年,张译凭借谍战题材电影《悬崖之上》斩获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帝,自此达成内地电影三大奖影帝大满贯的成就。
在电影上取得成功之后,2023年,张译又贡献了一部爆款剧作——《狂飙》,虽然这部剧火的是张颂文,但张译的表现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译可以说是高产演员的代表人物,《狂飙》之后,张译又相继出演了《满江红》《第二十条》《三大队》等电影。
2025年4月27日,张译凭借《三大队》程兵这个角色再度斩获华表奖影帝,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二封影帝”的男演员,含金量可见一斑。
在接受采访时,张译表示自己这几年曝光率太高,自己的演艺事业将暂停一段时间,回归生活。
一个演员在自己最火的时候选择按下暂停键,这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在大家为张译的选择表示理解的时候,6月底播出的《以法之名》再度把张译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这次张译没有正面回应,想不到等来的却是官方的力挺,这次张译当选国家一级演员,无疑是对质疑者的最有力回击。
结语
从落榜生到内地电影三大奖大满贯影帝,从被质疑不适合演戏,到国家认可的一级演员,这一路走来,张译经历了太多的质疑与漠视。
这次,张译获评一级演员,既是官方对其艺术成就与行业贡献的权威认可,也体现职称评审机制对个体优秀演员的包容性改革。
他以“一切归零,重新出发”回应荣誉,未来能否突破“公检法专业户”标签、延续艺术生命力,将是新焦点。
校对 廖晴深圳配资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