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邵阳日报汇盈配资
近日,“男子海上漂流6天瘦成皮包骨”的新闻令人揪心。8月19日下午,三亚外海,出海钓鱼的人偶遇一男子在皮划艇上漂流,男子自述已在海上漂泊6天,多日未进食,状态虚脱,随后被送医治疗。
无独有偶,8月18日,青岛消防接到报警称2名男子出海钓鱼,途中皮划艇外挂发动机突发故障停止工作,恰逢海上风浪较大,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后岔湾码头附近海域遇险,最终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展开搜寻发现了被困者。而今年3月,海南陵水10岁男孩阿亮偷开景区小船出海,因睡着被风浪吹走,漂流一昼夜至30公里外的三亚海域才获救。一个10岁小孩,面对夜晚的风浪和茫茫大海,其恐惧可想而知,能平安获救,运气成分占了很大比例。
旅游安全事件频发,究其根源,一方面是个人对旅游环境的危险性缺乏足够认知,高估自己的能力,涉足未开放的景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另一方面,安全意识淡薄,旅游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忽视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知识。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喜爱海上或原生态旅游的人来说,出发前务必做好周全准备,检查装备状况,携带足够的食物、淡水、通讯设备与救生装备,了解天气和洋流情况,切不可仅凭一腔热血就盲目出发。家长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管,避免此类危险事件发生。
生命的尊严,不在于挑战了多少不可知的边界,而在于每一次出发都怀着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庄严责任。冒险精神固然可贵,但真正的勇者当懂得边界所在,明白自由意志之上尚有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每一次救援,都会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若仅凭“无知无畏”押注,终将让社会负担不堪承受。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